🟠 图像膨胀

功能描述

该算子对输入的灰度或二值图像执行形态学膨胀操作。膨胀是基础的形态学操作之一,其核心效果是使图像中的高亮区域(如白色像素)“扩张”或“变胖”,侵蚀掉周围的暗色区域。它通过一个结构“核”在图像上滑动,将核所覆盖区域内的最大像素值赋给中心像素,从而达到扩张亮区的效果。

使用场景

  • 填充孔洞:有效填充物体内部的小型孔洞或黑色缺口。

  • 连接断裂部分:可以将本应相连但存在微小断裂的线条或区域连接起来。

  • 增强目标:使目标的轮廓更明显、尺寸略微变大,便于后续的识别和分析。

  • 组合操作:作为更复杂形态学操作(如“闭运算”)的基础步骤。

输入输出

输入项

图像:待处理的单通道灰度或二值图像。

输出项

膨胀后图像:经过膨胀处理后的图像。

参数说明

膨胀核大小

参数说明

用于膨胀操作的方形结构核的边长。例如,值为3表示使用一个3x3的核。

调参说明

  • 增大该值:膨胀效果更强烈,亮区扩张的范围更广,可以填充更大的孔洞或连接更宽的断裂。

  • 减小该值:膨胀效果更温和,对图像的改变更细微。

调节时,应根据需要填充或连接的区域尺寸来选择合适的核大小。一般来说,核的尺寸应略大于要处理的特征尺寸。一般用奇数,如1,3,5等。

参数范围

[1,50],默认值:3

迭代次数

参数说明

设置膨胀操作连续执行的次数。

调参说明

增加迭代次数可以增强膨胀的效果,其作用与增大核大小类似,但效果不完全相同。

  • 增加迭代次数:相当于将同样大小的核反复作用于图像,使亮区持续扩张。例如,迭代2次3x3的膨胀会比迭代1次产生更强的效果。

  • 在需要精细控制膨胀程度时,可以保持一个较小的核大小,通过增加迭代次数来逐步增强效果。

参数范围

[1,100],默认值:1